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专业代码:1408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及以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学制)
修业年限:3年。
四、职业(岗位)面向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面向
所属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主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教育类 |
幼儿教育早教行业 |
保教类育婴类 |
幼儿园保育员育婴师 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教师 |
保育员(中级)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 育婴师(中级)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托幼机构、幼儿园、学前班和社区早教服务中心、艺术培训中心等多类型教育机构,培养从事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艺术培训等工作,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且具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意愿和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幼教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
(1)热爱祖国,具备应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 认识社会形势和问题、抵制错误思想和思潮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 修养,遵纪守法。
(3)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表达、写 作、社会沟通和协调能力。
(4)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 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5)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位儿童和服务对象。
(6)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良好品质。
(7)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2.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专业知 识、人文社科知识等。
(2)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 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3)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 本原则,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关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指导、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手工、保育和班级管理、家园沟通等知识和方法。
(4)掌握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及观察、谈话、记录等基本知识。
(5)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6)具有与专业素质相匹配的艺术欣赏和表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
(7)了解并掌握 1+X 母婴护理和幼儿照护的相关知识。
3.职业特定能力
(1)具有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指导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及家长友好相处,互动合作。
(3)具备制订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方案以及实施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个别教育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4)具有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能力。
(5)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和听音辨音能力,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 格的简单器乐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
(6)掌握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辅导幼儿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7)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以及边弹边唱幼
儿歌曲的能力。
(8)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指导幼儿学习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的能力。
(9)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教师常用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声情并茂地讲述儿童绘本和故事。
(10)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进行初步应用。
(11)能用计算机设计制作课件,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专业公共基础课程,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6号)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开齐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足规定学时,按国家制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以及其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 跟班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坚持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原则,做好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一)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及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思想政治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通过课程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4.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 以《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2 | 语文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使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能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主要内容分为阅读与鉴赏、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三个板块。 | 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
3 | 数学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获得未来工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分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基础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是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拓展模块一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拓展模块二包括七个专题和若干数学案例,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的拓展内容。 | 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问题导向、主动探究、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低起点、重衔接、小梯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不断提高数学成绩,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
5 | 信息技术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职业能力。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了解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防护和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知识,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社会特征,遵循信息社会规范,掌握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应用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职业岗位情境中具体业务问题的信息化职业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和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要求,对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提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发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
6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学会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增强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体能分为健康体能、运动体能和职业体能 3 个教学模块,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针对学生常见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不足等问题而设计的,将田径(跑、跳、投)、体操(支撑、攀爬、悬垂、平衡、腾跃)中的练习,以及各种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健身性、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进行合理组合。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常见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运动和安全避险,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环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 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始终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学中要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现体育运动的实践性,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等,以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业水平要求。
|
7 | 历史 |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设,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个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供学生选修的课程,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方面内容。 | 以《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交互能力,创设历史情境,拓宽历史信息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
(二)技能方向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幼儿园保育 |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能完成一日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在理解保教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配合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指导,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 【主要内容】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 一日生活的安排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校内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部分要求教师课前和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机构联系,共同确定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 师进行教学。 |
36 |
2 |
0-3 岁 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课程目标】了解 0-3 岁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 初步掌握 0-3 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技能,能针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养育。 【主要内容】0-3 岁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抚育和教育的方法及技能。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师进行教学。 |
36 |
3 |
手工 | 【课程目标】学会折纸、剪纸、泥工等各类手工技法, 能根据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的要求,开展各类手工制作及简单玩教具的制作,能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主要内容】纸艺、泥艺、整体环境创设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手工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 家组成双导师进行教学。 |
36 |
4 |
幼儿文学阅读指导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文学的特征和功能,掌握幼儿文学的体裁,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和基本结构;逐步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够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与创作;会欣赏与评价幼儿文学作品。 【主要内容】幼儿文学的特征、功能、题材、特点和赏析。 【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室,课前要求和行业专家共同确 定环境创设实践项目,进行幼儿教师绘本教学等。 |
72 |
5 |
绘画 | 【课程目标】掌握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能用基本绘画技能及简笔画法,临摹、创作幼儿园活动需要的美术作品和教学简笔画;能够初步指导幼儿绘画的创作 【主要内容】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及技巧。 【教学要求】要求在画室上课,课前和行业专家共同确定主题画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72 |
6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特点,了解二者在工作中结合才能产生教育合力。要求掌握设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幼儿教育三方互动的活动与实施。 【主要内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特点。 【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室,课前要求和行业专家共同确定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三方互动的实践项目, 进行综合主题活动等。 |
36 |
7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课程目标】掌握大、中、小班级的管理技巧。 【主要内容】大、中、小班级幼儿身心特点及班级管理知识。 【教学要求】在开课前教师搜集相关管理经典案例,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并且邀请行业专家和学生一起讨论 管理技巧。 |
36 |
8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课程目标】掌握用手工、美术的技巧和知识来进行主题环创。 【主要内容】环创主题的选择,图案构思及色彩搭配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环境创设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 业专家组成双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环创。 |
36 |
(三)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学 前 儿 童卫 生 与 保健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 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 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 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 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 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托幼机构的膳 食管理;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教育环境创设 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教学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实 训。 |
72 |
2 |
学 前 儿 童发展心理 |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 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 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 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 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等。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解决 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
72 |
3 |
学 前 教 育基础知识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 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主要内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教学要求】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 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学技 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 常见幼儿教 育问题。 |
72 |
4 |
幼 儿 园 游戏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能对多种幼儿游戏进行分类指导; 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主要内容】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游戏环境、 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等。 【教学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 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
72 |
5 | 幼 儿 园 教育 活 动 设计与指导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目 标及主要内容,能根据五大领域的形式、特点,正确 运用组织方法, 设计并实施各年龄段教育活动,能够进行评价。 【主要内容】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学要求】在幼儿园或者在课堂进行实训,培养学 生进行教育活动的核心技能,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对幼儿的关爱。 |
72 |
6 |
乐 理 与 视唱 | 【课程目标】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能识谱 演唱一般的歌曲,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 【主要内容】识谱、演唱一般的歌曲、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对接技能高考,能听辨和分 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 |
72 |
7 |
键 盘 与 幼儿 歌 曲 伴奏 | 【课程目标】 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 不同内容、风格的键盘乐器简单作品,能完成幼儿歌曲简 易伴奏的编配。 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 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 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主要内容】声乐、钢琴等技巧。 【教学要求】对接技能高考和岗位技能完成幼儿歌曲 简 易伴奏的编配,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
216 |
8 |
唱 歌 与 儿歌弹唱 | 【课程目标】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 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 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主要内容】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及分析等。 【教学要求】音乐教室进行教学,并且和行业专家确定实践项目到园所进行实践。 |
212 |
9 |
舞蹈 | 【课程目标】掌握我国几种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儿 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组合、幼儿模仿动作、幼儿表演舞 和音乐游戏;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能够初步编排与指导 幼儿舞蹈。 【主要内容】各类舞蹈技巧。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掌握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等并进行创编。 |
216 |
10 |
教师口语 | 【课程目标】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 并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掌握幼儿园常用口语交际的基 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科学、严谨、 简明、生动地组织语言, 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 清晰、流畅,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应变能力。 【主要内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 【教学要求】达到普通话二甲的水平。 |
72 |
(四)专业选修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幼儿蒙台梭利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蒙台梭利的教学法,能够进行蒙氏初级教学。 【主要内容】蒙氏教学。 【教学要求】了解并使用蒙氏教玩具,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蒙氏教学。 |
90 |
2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等技巧。 【主要内容】律动、声乐、即兴创编。 【教学要求】掌握奥尔夫音乐的规律,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奥尔夫音乐教学。 |
72 |
(五)实践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综合实训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观摩一日生活流程,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 母婴护理或者 1+X 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 |
240 |
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
2 |
顶岗实习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观摩一日生活流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 母婴护理或者1+X 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 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240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内容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时数 | 考核办法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教学周 | ||||||||||
课程学时 | 课程学分 |
理论教学 |
课内实践 |
考试 |
考查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6周 | ||||||||||
每周学时数 | |||||||||||||||
公共基础课 | 1 | 中国历史 |
144 | 2 | 36 | √ | 2/18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 | 2/18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 | 2/18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 | 2/18 | ||||||||||
5 | 语文 | 226 | 12.5 | 226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6 | 数学 | 226 | 12.5 | 226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7 | 英语 | 226 | 12.5 | 226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4/16 | ||||
8 | 体育与健康 | 189 | 10.5 | 189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1/9 |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6 | 108 | √ | 3/18 | 3/18 | ||||||||
小 计 | 1119 | 62 | 822 | 297 | |||||||||||
专业技能课 |
技能方向课 | 10 | 幼儿园保育 | 36 | 2 | 18 | 18 | √ | 2/18 | ||||||
11 | 0-3 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36 | 2 | 18 | 18 | √ | 2/18 | ||||||||
12 | 手工 | 36 | 2 | 36 | √ | 2/16 | 2/18 | ||||||||
13 | 幼儿文学阅读指导 | 72 | 4 | 36 | 36 | √ | 2/18 | 2/18 | |||||||
14 | 绘画 | 72 | 4 | 72 | √ | 2/18 | 2/18 | ||||||||
15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36 | 2 | 36 | √ | 2/18 | |||||||||
16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36 | 2 | 36 | √ | 2/18 | |||||||||
17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36 | 2 | 36 | √ | 2/18 | |||||||||
小 计 | 360 | 20 | 144 | 216 | |||||||||||
专业核心 | 18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72 | 4 | 72 | √ | 2/18 | 2/18 | |||||||
19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72 | 4 | 72 | √ | 2/18 | 2/18 | ||||||||
20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72 | 4 | 72 | √ | 2/18 | 2/18 | ||||||||
21 | 幼儿园游戏 | 72 | 4 | 36 | 36 | √ | 2/18 | 2/18 | |||||||
22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72 | 4 | 36 | 36 | √ | 2/18 | 2/18 |
课 | 23 | 乐理与视唱 | 72 | 4 | 72 | √ | 2/18 | 2/18 | |||||||
24 | 键盘与幼儿歌曲弹奏 | 216 | 12 | 216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2/16 | ||||
25 | 舞蹈 | 216 | 12 | 216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26 | 教师口语 | 72 | 4 | 36 | 36 | √ | 2/18 | 2/18 | |||||||
27 | 唱歌与儿歌弹唱 | 212 | 11.5 | 212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小 计 | 1148 | 63.5 | 324 | 824 | |||||||||||
选修课 | 28 | 蒙台梭利教育 | 90 | 5 | 90 | √ | 1/18 | 4/16 | |||||||
29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72 | 4 | 72 | √ | 4/16 | |||||||||
小 计 | 162 | 9 | 162 | ||||||||||||
实践教 学 | 1 | 综合实训 | 240 | 13 | 244 | √ | 2W | 2W | 2W | 2W | |||||
2 | 顶岗实习 | 240 | 13 | 120 | √ | 4W | 4W | ||||||||
小 计 | 480 | 26 | 364 | ||||||||||||
合计 | 周学时 | 167 | 27 | 29 | 28 | 28 | 28 | 27 | |||||||
总学时 | 3265 | 180.5 | 1290 | 1975 |
(二)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一体化 | 合计 | 占总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9 | 822 | 0 | 297 | 1119 | 34% |
专业核心课 | 10 | 324 | 824 | 0 | 1148 |
35% |
技能方向课 | 8 | 144 | 0 | 216 | 360 |
11% |
专业选修课 | 2 | 0 | 162 | 0 | 162 |
5% |
实践教学 | 2 | 0 | 480 | 0 | 480 |
15% |
合 计 |
31 |
1290 |
1466 |
513 |
3269 | 100% |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 | ||||||||||||
课 程 类 别 |
| 总课 时数 | 小计 | 占总教学量% | ||||||||
一 | 二 | 三 | ||||||||||
上 | 下 | 上 | 下 | 上 | 下 | |||||||
必修课程70% | 基础文化 课程 | 德 育 | 哲学与人生 | 2 | 技能毕业考核、综合实习、供需见面会、顶岗实习 | 36 | 1224 | 29% | ||||
经济与社会 | 2 | 36 |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
幼师生心理健康 | 2 | 36 |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2 | 36 | ||||||||||
语 文 | 4 | 4 | 4 | 4 | 288 | |||||||
数 学 | 2 | 2 | 2 | 2 | 144 | |||||||
英 语 | 2 | 2 | 2 | 2 | 2 | 180 | ||||||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 2 | 2 | 72 |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 3 | 3 | 108 | |||||||||
计算机与幼儿园课件制作 | 2 | 2 | 2 | 108 | ||||||||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 2 | 2 | 2 | 2 | 144 | |||||||
专业理论课程 | 幼儿卫生与保健 | 2 | 2 | 72 | 540 | 13% | ||||||
幼儿心理学 | 2 | 2 | 72 | |||||||||
幼儿教育学 | 2 | 2 | 72 | |||||||||
幼儿园健康教育 | 2 | 36 | ||||||||||
幼儿园语言教育 | 2 | 36 | ||||||||||
幼儿园社会教育 | 2 | 36 | ||||||||||
幼儿园科学教育 | 2 | 36 | ||||||||||
幼儿园艺术教育 | 2 | 36 | ||||||||||
幼儿游戏 | 2 | 36 | ||||||||||
幼儿文学 | 4 | 72 | ||||||||||
幼儿园应用文写作 | 2 | 36 | ||||||||||
专业技能课程 | 音乐 | 钢 琴 | 2 | 2 | 2 | 2 | 2 | 180 | 1116 | 28% | ||
乐理与视唱练耳 | 1 | 1 | 1 | 1 | 72 | |||||||
唱 歌 | 1 | 1 | 1 | 1 | 1 | 90 | ||||||
舞 蹈 | 4 | 4 | 4 | 4 | 4 | 360 | ||||||
美术(绘画、图案) | 2 | 2 | 2 | 2 | 2 | 180 | ||||||
手工 | 1 | 1 | 1 | 54 | ||||||||
体 育 | 2 | 2 | 1 | 1 | 1 | 126 | ||||||
体 操 | 1 | 1 | 1 | 54 | ||||||||
选修课程3% | 书 法 | 2(2选1) | 36 | 144 | 3% | |||||||
艺术作品欣赏 |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2(2选1) | 36 | ||||||||||
儿歌即兴伴奏 | 2(2选1) | 36 | ||||||||||
家庭教育 | ||||||||||||
幼儿园课程 | 2(2选1) | 36 |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
活动课程4% | 2 | 2 | 2 | 2 | 2 | 180 | 4% | |||||
教育实践23% | 军训1周 | 1周 | 随机 | 2周 | 4周 | 18周 | 960 | 960 | 23% | |||
教学活动总量 | 33 | 35 | 33 | 35 | 32 | 4164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及师生比例符合相关规定。教师任职要求如下:
1.公共文化课教师
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和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具备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2.专业理论及实践指导教师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和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为1:20;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艺术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达20%及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30%,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的占70%及以上;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30%及以上;专业教师应认真践行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关心爱护学生,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如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积极参加“五课”教研、教学改革、教学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完成教师业务培训和专业实践任务,终身学习,勇于创新。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和考核,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内实训(实践)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个/架/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声乐排练厅
| 1、专业舞台灯光系统 | 1套 | 数字灯光控制台、≥2000w 的常规灯具、LED效果灯、 |
2、专业舞台音响系统 | 1套 |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 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 |
3、三角钢琴 | 1台 | 7英尺及以上 | |
4、多媒体系统 | 1套 | ≥4000流明量投影仪 | |
5、舞台地胶 | 80平米 | ≥1.8m*4mm, | |
6、合唱梯台 | 1套 | 三层以上 | |
7、谱架 | 40个 | ||
器乐排练厅 | 1、专业舞台灯光系统 | 1套 | 数字灯光控制台、≥2000w 的常规灯具、LED效果灯 |
2、专业舞台音响系统 | 1套 |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 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 |
3、三角钢琴 | 1台 | 7英尺及以上 | |
4、多媒体系统 | 1套 | ≥4000流明量投影仪 | |
5、舞台地毯 | 100平米 | ≥1.8m*4mm, | |
6、乐器梯台 | 1套 | 两层以上 | |
7、谱架 | 40个 | ||
音乐厅
| 1、专业舞台灯光系统 | 1套 | 数字灯光控制台、≥2000w 的常规灯具、LED效果灯、光束灯、追光灯 |
2、专业舞台音响系统 | 1套 |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 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 |
1、多媒体系统 | 1套 | ≥4000流明量投影仪 | |
2、灯光系统 | 1套 | 数字灯光控制台、≥2000w 的常规灯具 | |
3、音响系统 | 1 套 |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 |
4、三角钢琴 | 1台 | 7英尺及以上 | |
5、LED大屏系统 | 1套 | 60平米以上 | |
6、谱架 | 40个 | ||
琴房
| 1、独立琴房 | 30间 | 150cm x 200cm |
2、谱架 | 30个 | ||
3、立式钢琴 | 30台 | 118M+及以上 | |
4、音乐家肖像 | 30个 | 40cm x 60cm | |
5、镜子 | 30面 | 40cm x 60cm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由专业教学部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选择确定相应教材版本,教务处统一在大方县新华书店订购。
2.文献图书及数字资源配备
学校应按专业学生人数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专业期刊等文献图书资料,建立满足教学需要的数字资源库。
(四)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五)学习评价
1.课程考核
(1)课程成绩评定:过程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技能操作考核等方式或者它们的组合形式;过程性评价可选择平时表现(考勤、笔记、课程参与度)、平时作业、阶段性测验考核、竞赛、答辩、设计、编制报告、提交学习心得等一切反映学习过程的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2)考试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
(3)考查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
2.专业实习考核
专业实习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实训表现(30分)、实训报告(10分)、实训考核(60分),其中实训表现反映了学生的实训状况(包括考勤、劳动纪律、服从管理、实训状况、爱护公物、实训日记等)。
3.顶岗实习考核
(1)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实行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2)顶岗实习考核应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状况。职业道德按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实际表现、遵纪守规情况和劳动态度等情况评定;职业能力按学生的实习报告和业务考核情况评定。顶岗实习考核工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会同实习单位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六)质量管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各部门积极参与、目标明确、分工合作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校部二级管理体制,赋予教学部教学实施管理的更多职能,发挥专业教学部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功能,激发专业教学部的管理能动性,使教学管理从上到下各个环节落实、落地、落细。实施以过程管理和持续改善为主要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的组织实施、综合评审等环节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强化管理过程监控。
在教务处的统筹组织下,教学部开展期初、期中、期末各项常规教学检查;日常课堂教学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反馈,及时改进;教务处在学校层面布置落实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的任务和要求,并对全校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数据分析;开展教案检查、学生作业抽查、实践教学情况检查等,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评价活动,通过信息反馈不断进行调整改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九、毕业要求
符合以下条件,准予毕业:
(一)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补考。科目结业考试不及格 者,给予两次补考机会,补考及格者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证书。
(二)获得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含省级二级甲等)
(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保育员(中级)为必取证书。
(四)专业主要技能:要求至少获得一项 1+X 证书(母婴护理或者幼儿照护)。
(五)按照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测试的成绩达 50 分以上。
(六)符合学校“5合格+1特长”的其他条件。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