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探索“课程思政”建设
2021-03-15 08:25:43 阅读量:6131 来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为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3月8日下午,同心职校邀请淄博职业学院教授李宏昌博士作《新形势下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路径选择——以“课程思政”为研究视角》专题讲座,以帮助全校教师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实施课程思政”等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全校教师当场聆听,讲座由学校德育处负责人杨芳主持。

李博士从“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新形势下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养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形势下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养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李博士分析了“课程”、“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基本内涵,他认为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强化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科建设的局限,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

李博士分析了“新形势下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养的时代背景”。他指出,在时代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人们面临 “神圣与权威的消解”,“敬畏之心的消逝”,“价值追求的裂变”,“宗教信仰的异化”,“精神焦虑和意义的丧失”等一系列问题。

李博士分享了“新形势下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综合素养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职业技能人才首先是人,其综合素质理应培养人的基本美德;职业技能人才是知识分子, ,因而应该具备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操守;职业技能人才是未来的‘工匠’,理应培养工匠精神”三条路径。

他认为职业技能人才首先是人,应该具备善良、真诚、正直、有恻隐之心等基本美德;职业技能人才是知识分子, 应该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文化品味等价值观念与操守,应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热爱知识,崇尚理性、推崇理智,应具有“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的人格精神;职业技能人才是未来的‘工匠’,理应培养他们敬业、精业、乐业的工匠精神。

李博士用丰富的案例为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课,大家收获满满,纷纷表示通过李博士的讲授,对实施“课程思政”有了思路和信心。

                                             

同心职校校长李世林对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课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校教师都应参与进来,要改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思想政治专任教师任务这种“小思政”状态,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整体的“大思政”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应是一名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启迪其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001.jpg

 

 



李宏昌,男,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淄博市高层次人才,现为淄博职业学院“双高办”执行主任、科技与规划发展处处长、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学生处处长、思政部主任,贵州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执行主任、特约研究员。

主要社会兼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专委会理论组成员

贵州省政治学学会会员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导师等

在《经济问题》《职业技术教育》等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项目)2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部。兼任多所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国家和省级优质校“首席专家”“特聘专家”“客座教授”等。

在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建设方案》《任务书》编制及项目支出绩效指标开发与设计及高职学校内部治理、课程思政、教学诊改等热点难点问题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